白矮星是指恒星演化到最后阶段,释放掉所有能量凝聚成的一颗超紧致的致密天体,质量通常都非常小,相当于太阳质量的 1/10 到 1/100,而体积则非常小,只有地球左右。其密度则是相当的高,接近一个数量级的百万或十亿倍,或者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体积内的质量,约为100万至10亿克。白矮星形成时的温度较高,但无法再进行核聚变,导致其逐渐冷却降温,最终演化为黑矮星。
白矮星相较于普通天体而言,其核心压强非常高,其分类是依据质量的不同,分别为碳氧白矮星、氦白矮星等。至于其密度,目前观测到最大的白矮星质量为1.4个太阳质量,半径13400公里,其密度非常之大,约为每立方厘米有200万吨,相当于20亿倍的水。而普通物质最大密度则为中子星的中子核密度,大约为10^17 kg/m3。因此,白矮星密度虽然大,但是距离中子星还有一段距离。